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
電影展現出正面能量,讓人們知道什麼是善良和勇氣
喬治克隆尼在這部電影中展現出正面能量,讓人們知道
什麼是善良和勇氣。他也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們去奮鬥和努力一搏的。只可惜是男
主角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喬治克隆尼,沒有精確掌握整
部電影的流暢感,雖然這是一部大卡司的電影、演員陣
容龐大、主要演員知名度更是家喻戶曉,但可惜的是,
這部史記電影在拍攝與剪接上有多處瑕疵、以及劇情前
後的互動也不太夠、而整部電影走向也沒有很流暢自然
,部份演員定位也有多次走位與奇怪的劇幕的安排,但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的拍攝真的是立意良善,也根據真
實歷史故事的改編拍攝,所以我還是很願意給予這部電
影極大的正面評價--從戰爭看到人類的善良與勇氣。
【大尋寶家】改編自史上最偉大的尋寶故事,這部動作
劇情片敘述七個體能普普的中年博物館館長、藝術家、
建築師、藝術史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親上戰場,從
納粹手中救回藝術品,再物歸原主。然而這些被掠奪的
文物都藏在敵軍地盤,他們究竟要如何完成任務?
當這些大尋寶家發現自己必須分秒必爭,否則千年文明
可能毀於一旦,他們不惜犧牲生命也要保護人類最偉大
的成就。
「大尋寶家的故事鮮少有人知道,」喬治克隆尼說。他
為了這一小撮藝術家、史學家、建築師與博物館館長的
故事,重執導演筒。在他的新片【大尋寶家】,這些人
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救回千年文明。「這些藝術家、建
築師等人早就超過入伍年齡,不可能受到徵招,也不可
能自願入伍。然而他們卻接下這個冒險,因為他們相信
文化可能會遭到摧毀。如果他們失敗,人類可能損失六
百萬件的藝術品。這些人不會坐視不管,事實上他們也
成功了。」
對克隆尼和編制、製片搭檔葛蘭海斯洛夫而言,有機會
拍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相當有吸引力。「這些電影
都有一定的浪漫情懷,例如【第三集中營】、【決死突
擊隊】、【六壯士】、【桂河大橋】,」克隆尼說。
「觀眾會愛上這些電影的角色、演員、故事內容。【大
尋寶家】正是絕佳機會,我們可以找來有意思的當代演
員詮釋那類型的電影,不但有趣又充滿娛樂性。」
本片的戲劇張力在於所有大尋寶家都非常不適合上戰場
。「上場打仗的應該是十八歲小夥子,」克隆尼說。「
一旦找約翰古德曼、鮑柏巴拉班、喬治克隆尼等人,你
就明白,這些人不可能會受到徵召嘛。」海斯洛夫也補
充說,「他們同意上戰場,是因為他們知道顯然只有自
己辦得到。」
「其實我們從未真正認為這是一部戰爭片,應該是偷盜片
(heist film),」克隆尼說。「我們到片場的第一天,
大家都穿上軍裝,戴上頭盔。」
克隆尼想將《大尋寶家》原著拍成電影,不只是因為情節
刺激又有戲劇張力,還因為故事與他的近作【選戰風雲】
大不相同。「我們以那部電影為榮,不過那是當代作品,
規模小,也相當憤世嫉俗,」海斯洛夫說。
「我們拍過諷世的作品,但是大體而言,我們並不是愛冷潮
熱諷的人,」克隆尼說。「我們想拍不憤世嫉俗的電影,
這部電影直接、傳統,有樂觀、正面的理想。」